如何做好消防设施建设

2021-02-01 10:33:31 455人阅读
如何做好消防设施建设

9人参与回答

  • 月夜湘竹

    1、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全面检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开展练兵活动以来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提高灭火救援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

    2、要强化组织领导,制订详细计划,加强教育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要提高执勤战备意识,加强对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并经常性开展业务技能训练和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确保能够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 钥咕送

    消防设备的保养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使消防设施设备处于长期的良好技术状态之中,所以,抓好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物业服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在日常的维护保养中重点对物业区域内的消防设备、设施和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保障平时必须处于良好状态。物业服务企业应抓好以下方面的保养工作:(1)消防设备、设施和器材不准随便挪用和移动位置。(2)消防报警系统每半年测试一次。(3)楼内消火栓每季度进行一次带水试验,检查供水系统运行状态。

  • 下谷修司

    消防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实行专人或定人管理制度。

    2、管理人员对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器材的完好有效。

    3、发现消防器材有损坏丢失等问题,及时报告保卫部门查清原因后进行维修和更换。

    4、消防设施器材到期,及时到消防部门检测维修并予以办理更换。

    5、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正确管理好消防器材,切防丢失、损坏。

    6、消防设施器材严禁挪作他用,对擅自挪作他用保管不力的,要报告领导,给予处理。灭火器材的设置位置,保证方便可取,严禁随便改变位置。

    消防设备管理保养制度

    1.0目的:为了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使用和起到防火、灭火的应急作用。

    2.0适用范围:小区任何公共区域的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

    3.0管理程序:

    3.1小区内的所有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均由管理处统一实施有效的管理;

    3.2严格执行管理处制定的消防器材使用、保养、保管制度;

    3.3消防设施设备包括器材应印有管理处统一的消防明显标志及编排号;

    3.4消防水源、器材、设备未经管理处经理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或挪用;

    3.5灭火器放置的位置要明显、合理,有紧急情况便于使用,但又不阻碍他人,灭火器必须按楼层号进行编号,防止遗失,灭火器箱必须用管理处统一印制的消防封条予以封住,杜绝别人乱使用;

    3.6消防管要做明显的消防标志,方便区分使用,更利于加强管理;3.7消防栓应按编号,统一用消防封条进行封闭,杜绝有人乱使用水源和动用设施;

    3.8消防斧、消防车扳手、消防服、消防撬、消防绳,必须统一摆放、统一管理,交接班必须进行清点,并做好相关使用登记工作;

    3.9消防泵、喷淋泵必须保持正常运转供水,消防水泵必须控制在自动状态,以便于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工作;

    3.10物业管理处根据实际情况,要定期按时更换灭火器材的药剂、充氧等工作;

    3.11各用户单元内或自备的消防器材由用户自行负责保养、更换,检查用户单元消防工作落实情况由管理处组织进行,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3.12消防通道经常检查,不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干净,防火门应经常处于关闭状态,能够安全有效的隔绝不安全隐患;

    4.0消防器材的保养制度:

    4.1灭火器保养做到无灰尘、喷咀通,位置摆放符合规定,压力值正常,四周无其它物品堆放;

    4.2消防栓保养做到经常加油,并保持清洁,无生锈,衔接口正常,无滴水现象;

    4.3水带做到卷紧放齐,保持水带无破裂,水带衔接口正常,水带箱玻璃保持清洁光亮,无灰尘;

    4.4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排烟设备,防火门和消防栓都要定期进行测试,凡失灵损坏的要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其处于正常的预警预防状态;

    4.5消防系统需停水维修时,必须先经过消防监督机构批准并安排有效的准备应急措施;

    4.6消防水管应及时进行外表层油漆的翻新工作,所有消防提示语、警示语应经常翻新,做到真正达到醒目,起到警示提醒作用;

    4.7根据消防设施的用途、特性,应制定具体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

    5.0基本要求:

    5.1必须明确消防器材的确切位置,以及特性和操作。

    5.2消防设施器材无损坏、故障、作废过期等现象,确保正确投入使用。

    来自安弘认证网

  • 牛坂伊久美

    一、以岗位执法资格认证为抓手,着力强化执法主体能力建设,为推进执法规范提供有力的素质支撑。

    二、以服务基层执法为目的,不断完善执法制度体系,为推进执法规范化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以执法办案平台为依托,通过信息化来规范办案流程,为推进执法规范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以健全五级执法责任制为载体,大力加强执法规范机制建设,为推进执法规范化提供有力的机制支撑。

    五、以执法质量考评为载体,严格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为推进执法规范化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撑。

  • 米利儿症

    合易认为:消防设施器材只有日常维护管理到位,才能在需用时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的管理制度,在编制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清晰界定在消防设施器材维护工作中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如使用部门、使用人的职责包括哪些方面,管理部门、管理人的职责包括哪些方面。

    2、清晰规定各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工作要求。如火警报警装置的维护工作为例,首先应要求责任人每日检查火警报警装置功能(如火警功能、故障功能、复位等)是否正常,指示灯是否损坏,其次每周进行一次主、备电源自动转换试验;第三每季度对火警报警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检验和检查;最后每年度联合生产厂家对火警报警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3、在制度中应要求建立管理台账、维护巡检卡等,并在后续制度的执行阶段以管理台账、维护巡检卡为依托对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检查。管理台账应记录本单位所有的消防设施器材的采购信息、存放地点、使用部门、使用人、维护保养要求、维护保养周期、维护保养单位、维护保养结果、维修记录等;维护巡检卡应悬挂在设施器材上,内容包括维修巡检要求、维护巡检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维护巡检结果记录等信息。

  • 新未来之星

    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律觉悟不断提高、消防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于消防执法的“透明”、“民主”以及“规范”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公安消防部门来说,执法过程是否规范将直接关系着本地区的消防执法环境是否安全稳定。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才能推动执法工作全面发展、更上一层楼,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工作的需要,才能保证公安消防队伍的长足发展。一、消防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消防执法人员素质较低

    一是一部分执法人员尚未树立正确、规范的执法理念,在执法过程中没有把握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从而使“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相背离。在这样的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以“上级”自居,歪曲消防执法的本意和初衷,将执法作为创收的手段,从而导致以罚代停、以罚代改等现象的出现。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些行为进行纠正,将对整个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消防执法人员缺少相关的法律、专业等知识,其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偏低。部门的执法、监督人员尚未经过系统化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导致其在安全检查、监督等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全面地指出火灾隐患。对于相同的单位,监督执法人员所指出的火灾隐患不尽相同,甚至南辕北辙,给出的整改意见不够规范合理,从而使老问题永远存在,新问题不断出现,使安全执法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二)消防执法队伍管理机制薄弱

    担子多、关心少。面对新形势下的火灾防控压力,以及日益繁重的监督执法工作任务,一大部分的执法人员经常牺牲双休日和节假日的时间,甚至不分昼夜处理突发事件等等,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工作人员正常的休息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部分人员的消极懈怠情绪、工作主动性、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严重下降。(三)消防执法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该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消防人员在填写相关法律文书时不注意规范,虽然按照程序填写了检查记录等,但是内容不够详尽。并且负责审查把关的人员缺乏责任心,自作主张放宽审查标准和尺度,忽视了许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执法人员为执法而执法。尽管许多单位为了加强考评力度,将一段时期内的考评结果进行排名,一定程度促进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展开。但同时也造成了部门执法人员为了追求名次,不顾执法的压力,不考虑执法的科学性,盲目执法,从而背离了设置考评制度的初衷。二、进一步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措施(一)加强消防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一是定期开展素质培训,不断更新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其规范化执法的能力,使之熟练掌握消防执法的程序。尤其对于刚入职的大学生和以前未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员,实施有效的岗前培训,保证执法队伍的高素质。此外,还应全面把握相关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宏观上合理调配,防止因人员调配不力而造成的张冠李戴现象。

    二是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落实到每处。将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统一起来,减少冗余的执法环节,进一步加强警务公开、执法透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对群众来访、举报投诉、消防咨询等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切实改变部分执法人员态度粗暴等的问题,争取树立为民服务的好形象。

    三是加强队伍廉政建设,通过教育,增强消防执法队伍的忠诚、廉洁意识,牢牢筑起防腐的城墙。要将各种媒体、宣传等的手段综合运用,大力宣扬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摒弃权力观、利益观等思想,培养执法队伍自律、自觉的良好氛围。(二)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一是将群众关心的执法流程公布出来,使执法更透明。坚持网上办公,使得每一个群众都能够参与到监督中来。对于行政执法中的一些细节,如执法每个环节的协调以及行政执法每个岗位的职责等,都要具体清晰的加以规范,使执法的透明度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这样,消防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监督下,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执法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二是进一步规范文书内容和执法程序。在文书的填写过程中,应当按照省级公安消防机构统一的填写要求和标准。此外,可以进一步细化执法规范化,并且有针对性地规范各类违反消防管理案件的执法程序,从而不断增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可操作性。不断进行执法程序的规范,就是要严格按照行政处罚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于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要呈交法院处理,必要时强制执行。

    三是大力推行执法问责制。公安消防部门应当建立专门的执法监督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层层落实到点,从而使消防执法部门的责任感增强。对于乱罚款以及以情代法等的执法不严行为应当杜绝。建立三种消防执法监督机制:一是错案追究制。上级消防机构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对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错案予以撤销或纠正,特别是造成特别不良社会影响或者严重后果或的要从严从重查处。二是督办机制,上级消防机构根据掌握的群众反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察访,重点督办、逐案查处。三是赏罚制,奖励执法严格、切实履行消防执法职责的人员,并有目的的将执法规范化作为衡量先进等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消防执法监督人员继续学习,认真对待工作,着力提升执法水平。(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

    当前的一些考评标准,通常只注重执法起数的多少、行政处罚总金额的大小以及行政拘留总人数的多少。这对于消防执法监督人员的考评无疑是片面的、肤浅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迫在眉睫。按照工作的不同职责,制定包含了德行、能力、政绩、廉洁等内容的考评标准,这个标准应当本着“理性、文明、平和、规范”的原则,同时与细化量化消防执法监督的岗位目标结合起来,从而解决“一把尺子”量长短的现状。此外,应认真贯彻《公安消防岗位资格制度规定》,对执法人员进行全面、公正的考评,比如借助岗位专业笔试等措施。(四)不断加快消防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要切实对当地消防工作负责,把消防工作纳入地方建设的决策中去,定期召开政府联席会议,做到计划能实施、规划能落实、经费能保障、措施能到位。相关部门与消防机构联动得力,效果明显,彻底改变消防机构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消防管理模式。按照消防法规定,政府与消防机构是决策者与具体实施者的关系,消防机构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消防工作必须由地方政府管理,消防机构要主动当好参谋,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三、结语

    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进一步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关系着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等的大局。切实推行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需要消防部门立足于基层、付诸于实践,要把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放在首要的位置,充分体现进一步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果。

  • 水果姐姐fruit

    1、现场规范。一是做好现场的消防设备设施的设计,配备,维保,确保其完好有效。二是确定消防重点部位,规范管理。 2、基础管理。建立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修订其他消防制度,完善消防档案。定期组织消防培训、演练等。 基础与现场互相关联,注意不能只关注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依据:《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总之,履行好自己的消防安全责任。

  • 鹿迷顾熙晗

    1、整理消防验收所需的相关证件及图纸、审核;

    2、确保消防设施功能的完整性,待查;

    3、与政府部门积极沟通与配合,交流;

    4、确保消防设施的维护及保养;

  • 晶灵杨

    企业要如何才能做好消防工作,我曾经也是在公司里面做车间主管的 ,防火也是我工作之一,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一,经常检查消防器材,一个越两次。

    二,经常给员工传输,防火,消防知识,每周周会都要说一下。

    三,定期给员工做消防培训,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检查电路,下班时间,关闭车间所有电源。

    五,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火源,电源。

    六,车间严禁抽烟,带打火机入车间。

    这是我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喜欢农村小陈的朋友请关注。

优路教育
优路教育
优路教育,开设多种套餐,网课+面授任选,校区覆盖全国多个地区,可以申请在线免费试听或者到线下机构参加试听课。
预约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