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车辆需要灭火器吗

2022-05-28 16:15:38 88人阅读
小型车辆需要灭火器吗

9人参与回答

  • 着谜春

    我不是专业人士,给你点建议,供参考和讨论。

    我建议车内选用水基型灭火器,绿色罐体的,表示可以对人体进行喷射(很多其他灭火器比如干粉,如果对人体喷射会造成二次伤害),这种灭火器也可以喷在人身上越过火区,灭火类型除了D类金属其他一般都可以灭火。

    最重要的是,罐体材料是铝,所以只有泄露的可能,不会爆炸。所以夏天太阳直射的车内也没危险,我记得上面罐体上写的存放温度为-10℃至55℃,走正规消防途径购买,我买的好像是300,有效期3年,过期之后加大概一两百换新,并不贵。

    有关用途,车载小型灭火器可能灭火用途不大,但能让人逃离火场、消灭人身上的火就足够了,这么小的灭火器你还能让他怎么样。

    最后再补充一下,发生爆炸的一般都是钢罐,而且劣质产品。所以,灭火器可以不买,但如果买,就要走正规渠道。以安防设备造假盈利的人,真心没良心。

  • 味卦佣

    三脚架是必须有的,也是非常使用的,出现故障后,放在车后一段距离,能够提醒其他车辆避让。灭火器现在应该不强制要求了吧,不确定,我的新车上没有。

  • 柳暗X花明

    最近,“走高速的注意了,全国高速口从9月1日开始查车上的灭火器、三角架。如果没有,扣6分,罚200元。扩散啊!举手之劳!”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又开始疯传了。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辟谣称,此传言不实,但是为了安全,这样的设备应当配备。昨日,东莞交警也对此进行了辟谣,指出朋友圈还在疯转的所谓“新交规”称,闯红灯的罚款100元记6分。真相是,在东莞,闯红灯罚款200元记6分。

    1高速交警在高速口查灭火器及三角牌?交警辟谣:近期并未组织此类专项行动,网络传言不实

    不过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正在进行“打非治违”第三波次整治行动,针对客运车辆重点违法行为、客车司乘人员未系安全带,客车违反凌晨2--5时通行、违法停车、超速、超员、危化品违法运输及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查。

    2不按规定配备三角警告牌的扣6分罚200元?交警辟谣:可罚200元但不扣分

    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汽车应装备符合规定的三角警告牌;中型【含】以上载客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应配备处于有效期内的灭火器和消防器材,灭火器在车身应安装牢靠并便于使用。违者将处以警告或20-200元罚款。

    同时,各地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或办法,有可能细化了汽车配置灭火器的具体规定,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具体操作。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时,驾驶人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果车辆难以移动,要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司机没有按规定设置三角警告牌,一旦因此发生交通事故,要处以罚款,记3分。

    3私家车没配灭火器的扣6分罚200元?交警辟谣:私家车并无强制规定需要配备灭火器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12.9.2规定,对客车、专用校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设置消防器材有专门要求,但对私家车并无强制规定。虽然不需要罚款记分,但交警提醒:出于对各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考虑,车主最好在车内常备灭火器,以备不时之需。

    所谓“新交规”

    ●闯红灯罚款100元记6分。

    ●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款100元。

    ●开车中拨打接听电话,记3分,罚款100元。

    ●开车中有抽烟行为的,记1分,罚款100元。

    ●副驾驶乘员未满14周岁罚款200元记6分。

    真相

    ●闯红灯罚款200元记6分

    ●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上行驶,驾驶人不按规定系安全带的,在东莞罚款200元记2分。对于副驾驶位及后排座的乘坐人不系安全带,虽没有记分上的规定,但为了出行的安全,千万不要忽略了安全带。

    ●在驾驶机动车时有拨打接听手机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在东莞处罚款100元记2分。

    ●现行的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此类行为的记分规定。

    ●现行的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中并没有这一规定。

  • 送我一匹马呗

    这个需要根据车型的大小来决定。普通的家庭轿车配备一个小型灭火器就可以了,通常是1公斤装的灭火器,但是从实用角度来讲,建议配备3公斤装的灭火器。另外,中型以下货物运输车辆配备4公斤装灭火器一个;中型及以上货物运输车辆配备8公斤装灭火器一个或4公斤装灭火器两个

  • 难以呼吸捕

    这个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了。你说的这个毕竟是应急用的,如果是注重安全的话还是带上。一般小型的灭火器买车的时候有的4S店是要送的。上次听消防讲座,一个水基灭火器才200+,可以直接喷自己身上,效果很好。一个多功能的安全锤也才几十块。为了自己的安全,多做些准备工作还是有必要的。

  • 诗雨一季

    一般家庭最好还是要配备一个灭火器的。

    为什么呢?

    1.很多家庭火灾都是由于扑救不及时造成的,这和家庭灭火器普及率极低有很大的关系。

    2.厨房容易产生明火,万一油锅起火不能及时扑灭,及时用上灭火器也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3.很多老旧的房屋中容易线路老化,一旦起火了,短时间内是可以扑救的。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般家庭配备一个灭火器可以说是有备无患。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 粉爱Cindy

    私家车并没有强制配备灭火器的要求,至少在道路安全法方面没有这种要求,而要求配备灭火器的是那些跑运营的车辆,比如公交车、危险品车辆一类的,这类车辆不配备灭火器,被查到必然被罚款,而私家车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如果哪位私家车主因此被罚,只能说这是一些小地方的不合理做法,而并非依法处罚!

    实际上私家车因为没灭火器被罚,与一些小地方普遍存在的高速公路超时罚款一样,都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应的,所以遇到这种时候可以据理力争,因为从来就没有小型车需在车内配备灭火器的要求,所以如果您开的车子是家用小型车,就不存在必须配备灭火器的说法,任何人因此而处罚您,都是不合法的、没有实际依据的;很多地区的交管部门、也都对此作出过辟谣,所以请您注意、不要受骗上当、糊里糊涂的上交罚款!

    这种现象多发于一些小地区

    很多小地区,总会出现一些地方特色规则,这也罚款、那也罚款,但实际上我们只要遵守国家出台的宪法即可,任何地方也没有制定法规的权利,所以这种因为家用车没有灭火器而作出罚款的行为首先就是违法行为的,而我们配合的上交罚金则是助长这种不良风气,所以这种时候一定要据理力争,凭什么罚款?根据哪条规定进行的罚款?鄙人好多年前也遇到过这类问题,被拦住检查灭火器、没有、要罚款,鄙人就说没有关于私家车配备灭火器的任何规定,你们是根据哪条规定进行的罚款?罚可以、但得有依据,至少得让鄙人知道错在哪对吧?就这么僵持了不下20分钟,之后一个像管事的过来、让鄙人直接走了、也不罚了;所以对于这种本身就违法的罚款行为,一定要据理力争,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要了解咱们的相关要求;自己心里有数对方就不敢唬你对吧?人人做到据理力争,那么这种乱罚款现象就没了,罚一个太费劲、也就没人罚了!总而言之私家车、小型车没有强制配备灭火器的要求,只有那些运营车辆、危险品车辆(牵扯公共安全一类的)才会要求配备灭火器,所以私家车不配备灭火器、无错、不应该受到罚款,如果因此被罚只能说罚款方违法!不过话说回来,配不配灭火器、并不是为了防止罚不罚款,实际上这对于我们的行车安全、生命安全也是息息相关的,有灭火器还是多了一层保护,所以建议朋友们最好还是在车内配备一个灭火器,没坏处!

  • 耸参勇啪凡繁偷

    1、要看什么车,要分运营车辆和非运营车辆,如果是运营车辆有不带罚款的规定,如果是私家车,没有相关的规定。

    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及记分标准办法第15条第6项未配备有效的灭火器具、反光的故障车警告标志的罚款50元。3、《安全生产法》规定了运营车辆必须配备ABC类灭火器,私家车没有明确的规定。4、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安部《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等全国性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型(含)以上载客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应配备处于有效期内的灭火器,校车必须配备干粉灭火器。而对于小型汽车并无强制规定。

  • 个性专属问答浩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其中一项表述为:“客车应装备灭火器,灭火器在车上应安装牢靠并便于取用。”对小轿车是否要配灭火器,并没明确规定。国内部分城市也有要求小轿车要配灭火器,具体要看这城市的规定。

    起源

    世界第一支灭火器诞生在一八三四年,伦敦,一场大火几乎完全烧毁了英国议会大厦所在地古老的威斯敏斯特宫。在众多的观火者当中,有一位却不是无所事事赶来看火景的人,他就是乔治?威廉?曼比。 曼比出生在诺福克,青年从军,官至上尉,任雅茅斯兵营的长官,这一闲职使他能够有时间致力于强烈吸引着他的拯救人类生命的事业。早先,他热衷于船难救助,他发明过裤形救生圈,也是第一个提出用灯塔闪射识别信号的人。以后,曼比把他的天才从海洋救助转向火灾救生事业中。发生火灾的时候,他正在进行防火服的实验。他最卓越的首创性的贡献是他发明了手提式压缩气体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一个长两英尺,直径八英寸,容量为四加仑升的铜制圆筒,和今天的灭火器基本上相同。他把灭火器放在他专门设计特制的手推车里,他希望有配备这种灭火器的巡逻队,在起火地点立刻扑灭初起的小火,从而减少爆发重大火灾的次数。

优路教育
优路教育
优路教育,开设多种套餐,网课+面授任选,校区覆盖全国多个地区,可以申请在线免费试听或者到线下机构参加试听课。
预约试听